试管百科小杂烩,关于排卵、黄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知识点儿!

 10个月前     13  

文章目录

很多姐妹对于试管婴儿的一些知识还是不是很清楚的,今天小编来总结一些关于排卵、黄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知识点儿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姐妹们的试管之路起到帮助。

排卵

排卵前,由于成熟卵泡分泌的雌二醇在循环中达到对下丘脑起正反馈调节作用的峰值( E2≥200pg/ ml),促使下丘脑GnRH的大量释放,继而引起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出现LH/FSH峰LH峰是即将排卵的可靠指标,出现于卵泡破裂前36小时。

LH峰使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成熟为次级卵母细胞。在LH峰作用下排卵前卵泡黄素化,产生少量孕酮,LH/FSH排卵峰与孕酮协同作用,激活卵泡液内蛋白溶酶活性,使卵泡壁隆起尖端部分的胶原消化形成小孔,称排卵孔( stigma)。

排卵前卵泡液中前列腺素显著增加,排卵时达高峰。前列腺素可促进卵泡壁释放蛋白溶酶,也促使卵巢内平滑肌收缩,有助于排卵。排卵时随卵细胞同时排出的还有透明带、放射冠及小部分卵丘内的颗粒细胞。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黏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在输卵管内向子宫方向移动。

试管百科小杂烩,关于排卵、黄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知识点儿!

女性生理周期内膜生长及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黄体形成及退化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corpuslueum)。

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两种黄体细胞内都含有胡萝卜素,该色素含量多寡决定黄体颜色的深浅。黄体细胞的直径由原来的12~14um增大到35~50μm。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下颗粒细胞血管化,孕酮由此进入到体循环中。

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cm,外观黄色。正常黄体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发育,特别是FSH刺激,以及一定水平的持续性LH维持。

若排出的卵子受精,黄体则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此后胎盘形成并分泌甾体激素维持妊娠。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日,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其分泌的雌激素溶黄体作用有关,其作用由卵巢局部前列腺素和内皮素-I所介导。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侵人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 corpus albians)。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甾体激素:雌、孕、雄

卵巢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etrogen)和孕激素(pogesterone)及少量雄激素(androgen),均为甾体激素(steroid hormone) 。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黄体细胞在排卵后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及雌激素。雄激素(睾酮)主要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产生。

甾体激素属类固醇激素,其生物合成需要多种羟化酶及芳香化酶的作用。在LH的刺激下,卵泡膜细胞内胆固醇经线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催化,形成孕烯醇酮(pregnenolone),这是性激素合成的限速步骤。

甾体激素主要在肝内代谢。雌二醇的代谢产物为雌酮及其硫酸盐、雌三醇、2-羟雌酮等,主要经肾脏排出;有一部分经胆汁排入肠内可再吸收人肝,即肝肠循环。孕激素主要代谢为孕二醇,经肾脏排出体外睾酮代谢为雄酮、原胆烷醇酮,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盐的形式经肾脏排出体外

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至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高峰;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至腹腔使循环中雌激素暂时下降;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循环中雌激素形成又一高峰。此后,黄体萎缩,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期达最低水平。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子宫肌: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②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③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④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并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⑤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⑥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⑦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⑧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⑨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⑩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

卵泡期卵泡不分泌孕酮,排卵前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开始分泌少量孕酮,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逐渐增加至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降到卵泡期水平。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通常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

①子宫肌: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官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②子宫内膜: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③宫颈: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④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⑤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⑥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⑦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⑧体温: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临床上可以此作为判定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⑨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排泄。

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二者有协同作用;另一方面,雌激素和孕激素又有拮抗作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孕激素则限制子宫内膜增生,并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其他拮抗作用表现在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宫颈黏液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和水的潴留与排泄等方面。

雄激素(睾酮)

女性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卵巢也能分泌部分雄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脱氢表雄酮。卵泡内膜层是合成分泌雄烯二酮的主要部位,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主要合成与分泌睾酮。排卵前循环中雄激素升高一方面可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另一方面可提高性欲。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自青春期开始,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促进阴毛、腋毛的生长。但雄激素过多会对雌激素产生拮抗作用如减缓子宫及其内膜的生长和增殖,抑制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长期使用雄激素,可出现男性化的表现。雄激素还与性欲有关。

②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雄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增生。在性成熟期前,促使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导致骨骺的关闭,使生长停止。可促进肾远曲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并保留钙。

舒泽助孕中心:专业供卵试管

您可能感兴趣的

试管百科小杂烩,关于排卵、黄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知识点儿!已关闭评论

评论已关闭...
暂无评论...
error: 唵嘛呢叭咪吽